0 引言
天津五洲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配備有 12臺岸邊集裝箱起重機 ( 以下簡稱岸橋) ,其小車機構采用的移動供電方式為采用 IGUS 拖鏈系統,該系統在使用初期由于故障率低、維護成本低,是國內主要集裝箱碼頭岸橋設備廣泛采用的移動供電系統。近年來,隨著我公司岸橋設備使用年限的增加,IGUS 拖鏈系統逐漸體現出其在使用上存在的一些弊端,具體表現為: 1) 拖鏈鏈節由塑料構成,塑料材質主體在戶外海邊鹽霧條件下不可避免地會老化、脆裂和磨損,只能達到設計壽命( 15 a 左右) 的三分之一左右,且必須定期檢查,如需更換必須全套替換,維護成本比較大; 2) 塑料拖鏈彎曲環節多,電纜與鏈節上的分隔片摩擦,造成外皮磨損,電纜的使用壽命短。3) 拖鏈系統由眾多鏈節構成,活動關節較多,若 1 個鏈節損環、卡滯即導致整個系統故障停機,嚴重時會使整個拖鏈拱起墜落造成嚴重事故; 4) 拖鏈出現斷裂故障,造成停機,對生產造成極大影響。
鑒于此,使用 6、7 年后的拖鏈已經很難滿足公司高負荷連續運行需要,為保證岸橋設備安全高效運行,必須設計出高可靠的小車移動供電解決方案。
1 滑觸線技術
近年來,由于拖鏈供電系統存在的技術問題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,滑觸線移動供電技術作為第 3 代岸橋小車移動供電系統正逐步在其他集裝箱碼頭得到推廣和使用,并取得了較好的使用效果。對比拖鏈供電系統其 主要優點體現為:
1) 運行可靠性高,可有效避免集裝箱作業高空墜物隱患; 2) 使用壽命長,設備生命周期維護成本低; 3) 可滿足集裝箱碼頭全氣候條件下作業需求; 4) 無線通信采用非接觸式數據傳輸,可靠性高,免維護。
2 滑觸線系統供電系統回路
1) 動力線采用 3 相 4 線 方 式,分 別 為 L1、L2、L3、PE,其中 3 相動力滑觸線采用載流量為1 000 A 的鋁導線,DHH - 700 /1000A,接地線采用載流量為 320 A 的鋁導線,DHH - 200 /320A。
2) 緊停信號原來經過拖令電纜的緊停線改用2 根緊停滑觸線 E - STOP、E - STOP 構成回路,緊停滑觸線采用載流量為 320 A 的鋁導線,DHH- 200 /320A。
3) 遠程 I/O 控制電源 AC220V 采用 2 根載流量為 500 A 的銅導線 CL、CN,DHHT - 160 /500A。
4) 小車與電氣房 PLC 之間的通信采用漏波電纜和無線通信的方案;
3 滑觸線選型
1) 滑導線選擇無錫永大產品,該產品廣泛應用于國內港口油改電項目,技術可靠性高;
2) 滑導線導體采用上等鋁型材,碳刷采用摩根產品,具有導電面積大,散熱性好,許用載流量大;
3) 滑觸線導體與電刷間采用 V 型接觸面,接觸面更大,高速運行更穩定,*高運行速度可達到 340 m /min;
4) 選用摩根碳刷,具有良好的潤滑性,能有效抑制電弧的產生; 采用特殊配方的工程塑料,具有良好的阻燃性,耐溫可達到 75 ℃,防護等級 IP23;
5) 滑觸線供電系統機械設計完全適合集裝箱起重機結構,在前、后大梁采用雙回路供電,集電器采用雙碳刷受電,保證前后大梁過渡時整個小車系統供電穩定性和可靠性;
6) 集電器支架采用不銹鋼,彈簧采用上等不銹鋼彈簧鋼制作,保證集電器碳刷與母材接觸壓力穩定,碳刷使用壽命長;
7) 整套設備易損件只有碳刷和彈簧,維護保養費用低;
8) 結構簡單,日常維護簡單;
9) 整套設備鋼結構件均采用熱浸鋅處理或其他防腐處理,產品使用壽命長。
4 無線通信回路
1) 小車滑觸線系統的關鍵技術是控制信號的傳輸問題,原來拖鏈系統里除了動力線和緊停信號線以外,小車上的所有控制信號均通過無線系統與主機進行聯系,通信系統采用西門子公司的工業無線移動通訊技術 SCALANCEW。
2) 原來小車 PLC 通過拖鏈系統光纖電纜與電氣房主 PLC 進行 CP - 215 通訊,采用安川 215 協議方式,滑觸線系統中無線發射模塊 SCALANCEW784 IWLAN 接入點 ( AP) 要求工業以太網的形式接入,故在主 PLC 和小車 PLC 上需要各配置一塊安川的以太網模塊 CP - 218,轉換成以太網形式接入無線發射裝置,無線方案的 1 次圖見圖 1。
3) 漏波電纜采用日立產品,具有抗干擾能力強、衰減小、定向發射等特點,已經廣泛應用于地鐵、高速軌道線等場合。漏波電纜內部均勻布置了信號泄漏口,既保證發射的方向,又能保證發射的功率。同時配合定向接收天線,安裝時使電纜泄漏口方向朝地面,定向天線的接收面對應泄漏口的方向朝天安裝,可以保證信號可靠接收,又不會干擾附近機器。現場安裝時,要求漏波電纜與天線之間的距離為 0. 2 m 左右 ( 定向天線從司機室引出,安裝于集電器一側,與集電器同步滑行) ,漏波電纜的發射信號會在 5 m 以外大幅衰減,經現場測試,改造后不會對其他設備形成干擾。
4 ) RCoax 漏 波 電 纜 的 接 入 點 由 符 合IEEE802. 11 b /g ( 2. 4 GHz) 標 準 的 SCALANCEW784 - 1 組成,數據傳輸速率理論高達 54 Mbit /s。經試驗臺測試,在接收天線與漏波電纜之間為 0. 2m 距離時,平均傳輸速率為 8·10 Mbit /s,按照視頻信號傳輸所需要約 10 M 帶寬計算,已經適合所有小車信號的傳輸,方便以后增容時所需。
5 滑觸線及無線通訊的可靠性解決方案
5. 1 動力電源
原來接入后大梁接線箱 ( JB7) 的司機室 3 相電源 ( R/S /T6502) 改線進入 JB7 旁邊增加的接線箱 ( JB04) ,做為滑觸線和拖令電纜動力的公共進線電源,JB04 內并聯安裝滑觸線動力電源開關和拖令電纜的動力電源開關。
在小車司機室頂部安裝 1 個 雙 電 源 開 關 箱( JB03) ,內部安裝有 1 個 ABB 的雙電源開關,將滑觸線動力電源 ( 主電源) 與拖令電纜的動力電源 ( 備用電源) 分別接入雙電源開關的進線端子;在試運行期間,采用滑觸線動力電源作主電源,該雙電源開關具備欠壓、失壓、缺相等保護功能。當動力滑觸線出現非正常故障時,開關自動切換到備用電源供電; 故障跳閘切換電源后,待排除故障后由維修人員對雙電源開關進行手動恢復到主電源供電。
5. 2 緊停信號
緊停信號原來從后大梁接線箱 ( JB7) 經拖令電纜引到司機室頂接線箱 ( JB10) ,再引到司機室右聯動臺 ( 101. 1) ,安裝滑觸線后,進 JB7 的信號改線進入 JB04,經過開關后接入滑觸線,在滑觸線中單獨安裝 2 根緊停線,在滑觸線集電器側將緊停信號接入司機室頂 JB03 內,再接入 JB10 緊停信號接線端子。
5. 3 投光燈控制
岸橋投光燈分布在橋吊的各個位置,原來控制電纜通過拖令電纜系統引入司機室內,司機可操作各個位置的投光燈開關。安裝滑觸線系統后,投光燈的控制信號進入 PLC 的 I/O 模塊,經過通信方式與外部投光燈進行控制,改造后的投光燈控制系統做到與原來控制系統一樣的操作方便,同時可以司機室控制和外部控制。
5. 4 重錘和極限旁路信號
重錘和極限旁路信號原來通過拖令電纜進入主電控系統,采用滑觸線后采用進入 PLC 的 I/O 模塊。
5. 5 無線通信系統
采用滑觸線系統后,原來的 215 的光纜通信改為無線通信方式,在試運行期間,程序切換到無線通信方式 ( CP218 通信) ,如果無線通信出現故障時,可通過程序切換開關切換到 215 ( 光纜) 通信方式。每根滑觸線的兩端均安裝斷路器,用于滑觸線與拖鏈電纜之間切換及方便滑觸線檢修。
6 改造經濟性分析
岸橋小車機構移動供電系統改造的經濟性體現見表 1 所示。
7 結論
小車滑觸線移動供電系統作為第 3 代岸橋小車移動供電系統,體現出了良好的經濟性和技術可靠性,在國內其他港口的實際應用過程中,取得了較好的使用效果。